產品設計中的三個層次滿足形象塑造的需求
產品設計是作為一個外觀設計師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但在很多情況下,我們只知道如何去做產品設計,卻不明白為什么要從大腦的底層邏輯去做。所以本文就從大腦操作邏輯、推理產品設計方法論,與大家分享。
控制簡單的肌肉群,感知外部世界和身體。直覺水平是由情緒系統控制的,情緒系統負責做出判斷,快速幫助你識別周圍環境的利弊,從而幫助你更好的生存。
從感官層面上看,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往往屬于本能層面;從具體事物來看,食物、保暖、自我保護等都屬于本能層面。
我們本能地喜歡美麗的視覺、悅耳的聲音和美味的食物。我們也本能地想要逃離危險的事物。行為水平控制著身體日常行為的操作部分,行為水平受運動系統的控制。例如,避光的本能,避聲的本能,以及同時站立的本能。
反思的層次是更深的判斷。如果決策的門檻很高,難以判斷的本能水平,我們可以稱之為反思水平。如果你想買房子,門檻很高。本能的人只知道買房子是好事,住得舒適安全。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買或者買什么房子,你就需要打電話給反光層來做出判斷。
價值與情感設計方法:
1)提升品牌認知度:想讓用戶記住品牌,首先需要認同品牌,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。感知階段的品牌傳播、轉型后的關懷、品牌故事的宣傳等。
2)滿足情感需求:樹立個人形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情感需求。如果用戶在使用產品設計后能夠建立起個人形象,用戶就會覺得品牌知道“我”。品牌可以創造稀缺性、個性化等元素,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獨特性,鼓勵用戶分享,滿足形象塑造的需求。